【Hit AI】蔡玉玲:AI會取代很多工作,我們也要思考AI如何改造政府
余宗翰
2017-12-21 16:08

「回顧那麼長的人類歷史,大概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現在一樣,那麼多對人類可能產生革命性影響的科技發生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比如AI、FinTech、無人車等。」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蔡玉玲在「Hit AI」人工智慧產業台灣首屆高峰會上發表她的感觸。身為一個學法律的人,蔡玉玲對近年來的科技進步感觸很深,她認為要重新思考台灣的法律架構,不然難以因應快速變化的未來。

 

「我們一直說AI會取代很多的工作,那我們碰到那麼多法律上的問題,也要思考AI如何改造政府。」蔡玉玲質疑,為什麼台灣現在的立法程序還是跟20年前一樣?是不是應該思考一個AI化的政府,讓立法程序更快?

 

此外,蔡玉玲也想像,有沒有可能利用AI彙整所有不同的意見?她也進一步指出,目前台灣政府的跨部會問題是透過政務委員去協調,但現在要思考更有效率的方法。

 

「還有跨國界的問題!將來的世界是跨國界的世界,未來我們有很多東西是管不了的,那麼就別管!」蔡玉玲認為,不要讓不知道怎麼管的問題拖延了科技發展的進程。另外,蔡玉玲也指出,國際上已有很多國家在討論AI引發的爭議,比如機器人取代司機、取代醫生等等;台灣在發展AI的過程中,我們要去理解國際上對AI有什麼規範,並及早做準備。

 

 

現為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的蔡玉玲,擔任過法官、政務委員,熱心於國家事務的她曾積極推動電子商務法規、線上政策討論平台,希望台灣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未來能在國際中有一席之地。

 

最近討論度很高的監理沙盒制度,這個概念其實在去年8月中旬就在蔡玉玲與零時政府(g0v)共同創辦的vTaiwan平台上提出,徵集各界的意見。

 

注重公民意見與意見整合的蔡玉玲曾表示,在她擔任政委時,花了大半的時間協調各個部會。她直言,「台灣應該利用現有的科技加速台灣制定政策的速度。現在有網路直播,為何大家不直接開一個討論平台好好地討論問題?」

 

「台灣缺的不是意見,而是理性的討論平台。」蔡玉玲強調,網路上有很多平台可以讓大家表述意見,但台灣更需要的是理性討論的平台,讓大家把意見依不同的議題分類放上平台,讓有興趣的人先研究清楚議題後再來討論;匯集完所有的意見與討論結果後,再利用AI來分析、歸納。

 

投入科技法律領域有30年經驗的蔡玉玲曾在《數位經濟基本法》公聽會上的致辭中指出,「法律規範人的行為,偏偏科技正快速地改變人的行為」,因而大家要思考法律的制定是否有足夠的速度與彈性去因應科技發展。蔡認為,台灣太多法律都是「防弊」,寫得太死了;在這種情形下主管機關沒有太多的解釋空間。

 

蔡玉玲認為台灣需要「小政府思維」,現在的時代不太可能去期盼「大而有為」的政府,這種政府是趕不上數位經濟發展的。